在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其密度明显大于空气。不仅如此,这种气体还能与水互溶。化学上,我们用CO2来表示二氧化碳,它是我们熟知的空气中不可或缺的成分之一。更具体地说,当碳与氧发生化学反应时,就会生成二氧化碳。从微观角度看,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紧密结合而成。
在实际应用中,二氧化碳有着不同的级别划分,主要是根据其用途来决定的,比如食品级和工业级。这些不同的级别意味着它们在特定应用中的纯度、安全性以及其他特性都有所差异。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正在逐步完善。为实现“双碳”目标,即碳的减少和中和,我们有了多种手段。这其中,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和碳循环是四种主要方式。而从经济角度来看,碳减排是一种相对低成本的实施策略。
这一策略的实施,特别是碳排放权交易和碳配额指标的推行,为我国的一些高碳排放行业如电力、钢铁、有色、造纸等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这些行业在面对新的碳排放管理需求时,不仅要寻找降低碳排放的方法,还要探索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来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氧化碳产业链分析
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且略带酸味的气体,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属于酸性氧化物。这种气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根据产品纯度和用途的不同,二氧化碳可以分为工业级二氧化碳和食品级二氧化碳。工业级二氧化碳主要用于焊接、驱油、合成化工等制造业,而食品级二氧化碳则主要用于饮料、啤酒、烟草、食品保鲜等行业。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二氧化碳的上游主要是尾气回收和油田开采,这些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而下游则是其广泛应用领域,包括焊接、驱油、化工原料、食品等。
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二氧化碳消费量中,工业领域(焊接、驱油、化工原料)占比达到了65%,而食品领域占比为20%。其他用途的占比为15%。这些数据表明,工业领域是我国二氧化碳消费的主要领域,也是推动我国二氧化碳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食品领域,二氧化碳主要用于饮料、啤酒、烟草、食品保鲜等行业。通过使用食品级二氧化碳,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品质。二氧化碳在工业和食品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二氧化碳市场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二氧化碳市场规模持续稳步增长。从2012年的14.73亿元起步,我国二氧化碳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至2022年已达到42.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1.2%。这一增长趋势表明,我国二氧化碳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在二氧化碳市场中,工业级二氧化碳占据了主导地位。2022年,工业级二氧化碳市场规模占比高达80%以上,这表明工业领域对二氧化碳的需求量较大,是推动二氧化碳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
从市场供需情况来看,我国二氧化碳的产量及需求量均呈现出逐年攀升的态势。2022年,中国二氧化碳行业产量约为997万吨,同比增长7.09%;而需求量约为993.1万吨,同比增长7.35%。这表明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为二氧化碳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在进出口方面,我国二氧化碳的出口量在2022年达到了4.5万吨,而进口量仅为0.6万吨。这表明我国二氧化碳市场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也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不断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我国二氧化碳市场规模稳步提升,工业级二氧化碳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供需基本平衡,出口量逐年增加。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二氧化碳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分析
二氧化碳行业重点企业
凯美特气深耕气体行业三十多年,公司规模发展壮大。公司是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行业龙头企业,逐步延伸至电子特气领域。主要从事二氧化碳等工业气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食品级二氧化碳是公司的传统业务,主要应用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以及啤酒,是国内最大的食品级二氧化碳供应商之一。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94亿元,其中二氧化碳是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总收入比重的33.44%。
二氧化碳行业发展趋势
从我国经济发展角度来看,食品级二氧化碳市场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目前,我国食品级二氧化碳的人均消费量仍处于较低水平,不足发达国家人均消费量的三分之一。然而,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碳酸饮料和啤酒等领域的快速增长,食品级二氧化碳的需求将会不断上升。这为食品级二氧化碳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原油进口逐年增加,对外依存度接近70%,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提高国内原油产量,减少对外依赖,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二氧化碳作为优良的驱油剂,可以用于三次采油,提高油田采收率,尤其适用于衰老油田和不断增加的海上油田。目前,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在国内仍处于示范应用阶段,但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二氧化碳合成有机化合物技术也具有巨大的潜力。随着原油资源的逐渐枯竭,其下游产品将面临原材料缺乏的困境。而大量开采和利用原油的同时,也将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加剧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因此,利用二氧化碳合成各种化工原材料来替代石油产品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二氧化碳这种丰富的碳资源,还有助于实现碳平衡,避免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威胁。
了解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二氧化碳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同时,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